
Roadrunner全彩光引擎(图片来源:JBD)
10月15日,Micro LED微显示技术厂商JBD正式发布全新一代Micro LED微显示技术旗舰平台“Roadrunner”(走鹃),实现了2.5微米像素间距的关键突破。
据悉,自2021年实现量产以来,JBD旗下像素间距为4微米的“Hummingbird(蜂鸟)”系列凭借高亮度与极低功耗,推动了Micro LED微显示的普及。
目前,蜂鸟系列已被广泛应用于近50款AR智能眼镜中,包括Rokid Glasses、阿里巴巴夸克眼镜、雷鸟RayNeo X3 Pro、影目科技INMO GO2、玄景MLVision M5以及亮亮视野Leion Hey2等,成为消费级AR显示的核心技术基础。
此次发布的“Roadrunner”技术平台是JBD面向下一代消费级AR产品推出的旗舰方案。未来,该技术将优先出货多色光机,发挥JBD在Micro LED面板组装与测试、显示算法、光学设计、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。
JBD表示,通过芯片制程和器件架构的全链路创新,“Roadrunner”平台解决了超小尺寸Micro LED发光效率难题,进一步提升了光效、能耗比与画质表现。该系列首款产品“Roadrunner I”多色光引擎模组将基于蜂鸟系列的成熟量产技术框架所打造。
在性能方面,“Roadrunner”技术的像素密度高达10,160PPI,单位面积像素数量是蜂鸟系列的2.56倍。JBD首次采用22纳米硅背板制程,将功耗控制在18毫瓦以内,大幅降低整机能耗。
由于像素间距更精细,“Roadrunner”光引擎在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,体积较蜂鸟一代缩小超50%,实现了更轻薄的模块化设计。同时,凭借JBD在大规模生产中的技术积累,产品在一致性与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。
目前,JBD正与多家国际科技巨头合作推进“Roadrunner”技术的量产,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逐步推向市场。
JBD表示,“Roadrunner”在像素密度与能效方面的突破为AR智能眼镜带来更高分辨率、更宽视场角及更舒适的视觉体验,同时兼顾超小型化设计,这让Micro LED在光引擎体积、对比度与像素密度等方面超越LCoS等技术方案。
资料显示,JBD成立于2015年,公司专注于AR、VR及其他近眼显示应用,公司拥有从晶圆制造、芯片封装到模组集成的全流程能力。目前,公司已形成成熟的单色和彩色Micro LED光引擎产品线,并包括“蜂鸟”系列和彩色“凤凰”系列在内的多种微显示屏产品。
其中,“蜂鸟”系列是JBD量产的微显示技术产品,针对30度视场角的光波导AR眼镜应用,采用单色Micro LED面板,或使用X-cube架构结合红、绿、蓝三块单色面板实现全彩显示效果;
“凤凰”系列则是JBD基于垂直堆叠架构打造的单片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,堆叠厚度小于5μm;显示器像素间距仅为5μm;白平衡亮度达到了200万nits。“凤凰”系列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开始量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,JBD先后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1轮融资;与应用材料、雷鸟创新合作打造第三代全彩光波导方案;并推出最新“蜂鸟Ⅱ”彩色光引擎等,多方位推进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。
在JBD等企业的持续研发下,Micro LED微显示技术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,已成为关键近眼显示技术之一。然而,另一方面,OLEDoS、LCoS等近眼显示技术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速,未来谁将成为AR眼镜市场真正主流?
10月30日,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及集邦Display将联合主办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。
TrendForce集邦科技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将以“在AR眼镜发展中探索光引擎与光学器件新机遇”为题,多角度分析探讨近眼显示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,破解近眼显示市场机遇与挑战。
本文转自LEDinside